颈动脉狭窄或引起“小中风” 专家:新型微创手术化风险

  中新网杭州8月6日电(张煜欢)随着百姓健康意识的提升,如今不少中老年人的体检套餐里多了一个项目——颈动脉检查。但许多检测出颈动脉狭窄的高龄患者,均没有明显症状。那究竟该不该治、怎么治?浙大邵逸夫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朱越锋提醒,随着狭窄加重,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短暂的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俗称“小中风”。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目标是改善血流、预防中风,目前国际前沿的新型微创技术可通过临时逆转血流并过滤斑块碎片,显著降低术中中风风险。

专家团队为患者完成经颈动脉逆流保护术。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

  不久前,79岁的金奶奶(化名)在体检中发现了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看着检查结果,她有点将信将疑,“我眼不花头不痛的,怎么血管就堵住了?”子女得知后,坚持把她送到浙大邵逸夫医院进一步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其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右侧颈外动脉起始部管腔重度狭窄。家属有些为难:金奶奶年纪大了,还有一堆基础疾病,这没有症状的颈动脉要不要治,该怎么治?

  朱越锋介绍,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指颈部的主要供血血管——颈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壁堆积斑块,使血管变窄。颈动脉负责向大脑输送氧气和营养,狭窄会减少血流,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它主要由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专家指出,随着狭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更严重的危害是中风(脑卒中),因为斑块可能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大脑血管,或小碎片脱落堵塞脑内细小血管。据统计,约20%的缺血性中风与颈动脉狭窄相关。中风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语言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目标是改善血流、预防中风。”朱越锋介绍,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控制饮食、适度运动,降低体重,控制血压、血糖和胆固醇;药物治疗,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降脂药稳定斑块;以及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狭窄(通常狭窄≥70%),可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手术剥离斑块,恢复血管通畅;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通过放置支架扩张血管。

  根据检查结果,金奶奶的颈动脉狭窄已达到重度,应及时手术治疗。朱越锋详细介绍了两种常规手术的优缺点: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通过手术剥离颈动脉斑块,疗效可靠,预防中风效果好,再狭窄率低,适合症状性或复杂病例。但需颈部切口,创伤大,恢复慢,可能有神经损伤、出血等风险。颈动脉支架是微创介入手术,通过球囊和支架撑开血管,恢复快,适合高危患者,局部麻醉风险低。

  考虑到金奶奶的年龄和病史,他更推荐一种国际最前沿的技术——经颈动脉逆流保护术。这是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其核心优点是逆流保护系统,通过临时逆转血流并过滤斑块碎片,显著降低术中中风风险,且手术创伤小,仅需颈部小切口,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局部麻醉适合高龄或高危患者,是近年来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重要进展。

  经过充分的沟通,金奶奶一家同意接受该手术治疗。8月5日,朱越锋团队顺利完成了包括金奶奶在内的浙江省前三例经颈动脉逆流保护术,另外两位分别是74岁和89岁的颈动脉重度狭窄高龄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据介绍,经颈动脉逆流保护术的核心关键是颈动脉阻断后血液逆流的操作时间越短越好。专家指出,以往内膜剥脱手术和经股颈动脉支架手术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而经颈动脉逆流保护术给高龄无法耐受内膜剥脱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基本相同的手术效果,为更多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完)

【编辑:张令旗】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7ZVnfh"></kbd><del id="G5Bdb8"></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WtZY3h"></b>
  • 我的心跳场景原始版
  • 午夜秘密影像未修改版
  • 关于吻场景未压缩版
查看更多

《午夜肌场景未审查版本》

发布时间:2025-08-06 20:20:59 她的妖精启示完整版未删减 来自湖南

我的乱爱私语高清完整版  自通告发布即时起,划定王顶堤街道红旗路以西、简阳路以东、保泽道以北、中南道以南围合区域,及保泽道以南的金典花园、翰雅园、美丽心殿、龙川里、云轩公寓、瑞丽园等6个居民小区实施静态管理(时间暂定三天,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区域内公共交通站点暂停使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家办公。居民非必要不离开居住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服务人员、医护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城市基本运行维护人员和物资保障人员等需持社区居委会开具的相关通行证明方可通行。只保留与民计民生、保医保供相关的菜市场、商超、药店等经营场所,其他一概暂时停止营业。  9月24日,一则“多个特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热搜内容显示,郑州、济南、昆明、大连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全面放开落户条件。  区分他们的“我不想做”和“我不能做”。很多时候孤独症患儿不是不听话,而是没有完全听懂家长的要求或指令。当家长把指令分解开时,可能会发现孩子其实可以做到。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5783597
举报
热点推荐
  • 我们痴缠约会无码

    2025-08-06 20:20:59

  • 今夜的暗涌照片未删减资源

    2025-08-06 20:20:59

  • SecretsofFeverandPleasurefullversion

    2025-08-06 20:20:59

  • 那一夜的破晓冲动原始资源

    2025-08-06 20:20:59

  • 今夜的堕落场景unmodified

    2025-08-06 20:20:59

  • 那一夜的暗恋照片untrimmed

    2025-08-06 20:20:5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