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夜故事原版》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 阿布贾消息:当地时间8月6日,尼日利亚当局向该国19个州发布洪灾警报,预计8月5日至9日的强降雨天气极有可能引发该国多地洪水灾情。
综合路透社等媒体消息,尼日利亚国家洪水预警中心针对全国36个州,确定了本轮洪灾高风险地区,其中包括该国西北部的五个州、南部的三个州和中部的四个州。其中尼日尔州成为此间关注焦点,该州今年5月暴发的洪水造成117人死亡,数十人失踪,数千所房屋被毁。
尼日利亚当局还敦促该国居民和地方政府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潜在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目前正值尼日利亚的雨季高峰,这一时间段内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洪灾。2022年,尼日利亚遭遇了十多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洪灾,并导致600多人死亡,14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44万公顷农田被毁。(完) 【编辑:管娜】

另有一件或许并不算小的小事值得一提。关于骨笛的命名,学界一直有不同声音,主要来自于刘正国的坚持。笛在文献中出现较晚,《诗经》《左传》等先秦古籍有关音乐的记载中,涉及“笙、箫、龠、管、篪”等众多古代管乐器,却并没有笛。汉代马融在《长笛赋》中说,“笛生乎大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黄翔鹏曾就贾湖骨笛的定名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一个祖先有很多后代,不应以其中一种后裔之名给祖先定名。贾湖骨管是中国管乐器的祖制,不应该用晚出现的名称为早出现的乐器定名。但他提出不必苛求某一种后代的名字,就以当下最自然、最简单的命名,称“笛”即可。就此中止了当时对贾湖乐器定名的讨论。但刘正国认为,以笛来命名,显然同样难逃“以后裔之名为祖先定名”之嫌。《我的深夜故事原版》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说:“北京以高层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中国要光明正大、毫不含蓄地选择自己的路径。”